高二政治教案:規律的客觀性、普遍性的表現與要求
發布者:網上發布
把握規律的客觀性、普遍性的表現與要求:
(1)規律客觀性的表現:規律是客觀的,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,既不能被創造,也不能被消滅。規律普遍性的表現:規律是普遍的,自然界、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,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,都遵循其固的規律。
(2)要求:必須尊重客觀規律,客觀規律辦事;違背規律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。尊重規律,規律辦事,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。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,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,改造客觀世界。
(3)請舉出人類利用客觀規律為自己造福的實例,并進行闡述。
①不能看作是對規律的改變或創造,因為規律是客觀的,不能被改變或創造。
②如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,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利用規律、造福人類的杰出典范。戰國后期的成都平原,洪水泛濫成災,大片良田被毀,十年九不收。郡守李冰體察民情,決定治理水患。通過實地調查,他發現岷江上游水大流急,泥沙沉積嚴重,使下游水流阻塞,最后確認根治水患的關鍵是使水流得到暢通,讓急流變緩。于是他們決定開山分流,把岷江東岸的玉疊山鑿開一個缺口,引水出江,灌溉東邊旱田,取名"寶瓶口"。玉疊山分離的石堆叫"離堆",它起著控制閘的作用。這樣洪水從上游傾瀉下來時被"離堆"迎頭頂托,急流轉緩,就使其不易直接進入狹窄的"寶瓶口"。后又進一步改進,終于使岷江的水患得到了根治,直到現在都江堰還在發揮著巨大的灌溉和防洪作用。都江堰的修建,使成都平原成為"水旱從人,不知饑饉,時無荒年,天下謂之天府也"。今天我們興建的"峽工程"如果能夠真正充分認識并利用規律,必將成為造福人類的現代奇跡。